2025年全球贸易战全面爆发。这不是偶然冲突,而是系统性危机的阶段性结果。当前,各国经济普遍面临销售、就业和婚育困难;各国政府和人民负债严重,贫困化趋势加剧;各主要经济体的结婚登记和新生儿数量断崖式下跌,离婚率攀升。这些严重问题预示着危机正在逐步深入,今后还会有持久和更加剧烈的动荡。
本文基于最新发布的《国家经济学宣言》,揭露危机背后的真相:各国银行部门把货币印出来占为己有,垄断了国家货币,剥夺了人民的货币主权,拿去买入外汇、股票、黄金和放贷,把大量的国家经济产出圈入银行后院,使人民负债严重、消费力不足和利益受损,导致销售、就业和婚育困难,引起生育罢工。因此长期以来,银行货币垄断是国家经济困难的根源,进而必然引发全球性危机与冲突。今后,各国只有推行“生育铸币制度”,取代银行货币垄断,才能走出困境,实现人类和平。
一、货币本质是劳动力,权属于人民,不应该被银行垄断
国家经济学提出了颠覆性的重大发现:货币是劳动力商品的替身和灵魂,本质是劳动力,是人民生育孩子的果实,是生育劳动的结晶,权属于人民。
“货币本质是劳动力”,揭示了货币与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,表明货币的主权完全属于人民。由于父母生育孩子需要付出巨大代价,所以国家应当把增量货币作为生育劳动的回报发还给育儿家庭,而不能让银行垄断货币。否则,必将导致消费能力萎缩、社会再生产停滞、孩子减少,最终引发经济系统的全面危机。
二、银行货币垄断的严重危害
自从银行产生以来,各国银行部门把货币印出来占为己有,拿去买入外汇、股票、黄金和放贷,导致了以下严重后果:
1.剥夺消费:它把大量货币印出来放贷,而不是交还给育儿家庭,使人民负债严重、差钱消费,必然导致销售困难,引起开工不足,形成恶性低价竞争、各行各业降薪、普遍低薪、财政紧张、货币脱实向虚、坏账增加和就业很困难的恶劣内卷、内耗经济环境,使赚钱越来越难;
2.损害民生:它把大量的外汇储备、黄金、股票和债权资产圈入银行后院,变成银行的金融资产,而这些财富原本都是人民的血汗积累,使民生艰难,再叠加就业困难,必然导致婚姻和生育困难,表现为结婚登记和新生儿数量大幅减少,离婚率大幅增加。
3.引发通胀:它通过滥发货币把单位货币的劳动力价值量摊薄引起通货膨胀,让人民手里的货币贬值,是变相从人民手里拿走货币。
4.制造贫困:它使无数人民手里没有货币,无法发动生产,长期处于贫苦状态。
在历史上,银行货币垄断曾经造成了大量商品积压,使企业开工不足,导致大量工人失业,引起1929-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,随后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。后来,各国政府部门大量向银行借钱来搞消费和建设,削弱了银行货币垄断,极大地延缓了危机的再次爆发。
如今,全球再次面临严重的经济困境,根源仍然是银行货币垄断,从末改变。随着政府和人民的债务越累越多,孩子越来越少,全球经济必将恶化和走向崩溃。这将使贸易脱钩、科技封锁和军事对抗成为常态,使人类重新走向新一轮热战边缘——由于大国经济崩溃往往需要通过军事冒险来转移内部矛盾,所以,这将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前奏,是人类文明走向自戕的慢动作直播。
三、银行货币垄断是对人类生育劳动的系统性剥削
传统主流经济学认为“货币是银行的负债凭证”,应当归银行垄断。这是长期以来银行垄断国家货币,却从未被人类社会察觉的主要原因。
然而,国家经济学认为,货币本质是劳动力,不是银行的负债凭证。以此为基础,国家经济学实现了以下重大理论突破:
1.人民生育孩子产生货币,货币权属于人民。
2.人民生育孩子是国家经济的发动机,孩子是国本。
3.科技进步推动了经济增长;广大父母生育孩子,传承了科技进步。因此,国家的经济增长来自科技进步产生的增量商品产出,源自广大父母生育孩子的人力投入,具有商品和货币双重属性。
4.人民的生育劳动是经济价值的最终基础,是货币的价值基准和最终支持。
5.货币发行实际是国家经济的初次分配,匹配的是国家经济增长。
6.银行货币垄断是对人民生育劳动的掠夺,使人民失去了消费自由,必然导致销售、就业和婚育困难,引起生育罢工。
7.国家的孩子数量逐年减少,是经济困难的核心表现和靶心,将使消费需求持续萎缩,进一步增加经济困难,形成恶性循环。
8.国家改把货币发行给人民生育孩子是一种新的按劳分配形式,可以稳定孩子数量,产生真实消费需求,补齐消费短板,必将持续不断地发动社会再生产和保障充分就业,形成拉动经济增长的稳定锚。
9.生产自救定律:“国家发展市场经济和发放生育补助,是组织人民搞生产自救,将持续推动国家经济繁荣”。
10.国本定律:“国家只通过生育补助的唯一方式发行货币,同时实行计划生育,就能国本永固”。
11.国家经济的基本任务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提高人口消费力,实现人民共同富裕。
12.把货币发行给人民生育孩子就能建成真正的发达国家——那将是一个富足、和谐的桃花源社会,是无比美好的世外桃源。
以上理论足以证明,银行货币垄断是对人类生育劳动的系统性剥削,必然阻碍经济发展,是国家经济困难的根源。这为国家推动货币改革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。
四、建立生育铸币制度,取代银行货币垄断
国家经济学认为,人民生育孩子是社会再生产和国家经济的实质基础;只有新生儿的啼哭声,才是经济发展、人民幸福、人类进步和世界美好的源动力。
国家应当将人口再生产置于经济分析的核心位置,显性确立:孩子不仅是家庭成员,更是国家未来的劳动力、消费者与纳税人,是国家经济的根本;生育是动物的本能,是基本人权,国家有责任保障人民的生育权与养育条件,其实质,是保障公民的基本生存与发展条件。
然而,只有实行生育铸币,才能巩固国本和实现以上条件。因此,各国应将生育铸币制度确立为根本战略,使生育孩子成为货币发行和国家经济的稳定锚,让人民安心结婚、放心生育、自由消费、体面生活和稳定就业。这既是繁荣经济的核心引擎,更是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基石。
五、改革路径
(一)改革目标
1.国家只通过生育补助的唯一方式发行货币;
2.用广大育儿父母和娃娃们的人口消费力去推动就业;
3.用广大人民的生育消费去拉动国家经济增长。
(二)改革措施
1.央行按月定量发行货币,全部通过国家社保部转发给广大育儿父母用于生育补助,形成人民的原始存款。央行每年发行的货币总额可在上年末已发行货币总量的5%左右考虑,形成国家的经济增长;国家禁止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包括商业银行发行货币。这样,货币在被印出来后,就直接流向最需要钱的家庭,带动消费和就业。
2.人民有多少原始存款,商业银行做为中介机构,就只能放出去多少贷款,并通过央行大幅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到50%来实现。与此配套,央行补充发行货币,交给国家社保部,分散存于各大商业银行,用于补缴存款准备金差额;同时,社保部把这些存款用于还清各级政府欠下的银行贷款,剩余部分可平分给广大人民,用于化解家庭债务和提振消费。
3.把央行囤积的外汇储备、黄金和股票资产等划转给社保部,通过技术措施逐步变现后用于育儿补助。这是把财富还给人民,用于启动生产。
4.国家持续发放生育补助后,人民就有了强大的消费能力和真实的消费需求,国家不需要再搞净出口,转由内需驱动经济增长。
5.生育补助覆盖0至22岁孩子成长阶段,不分地区、民族,每孩标准一致。国家支持适龄夫妇生育2孩,并根据人口形势灵活调整。
(三)改革的收益
以上改革将收获以下重大成果:
1.彻底破除银行货币垄断,终结金融资本对人民的奴役;
2.货币主权回归广大人民,全面推动实体经济发展;
3.杜绝银行滥发货币,不再通货膨胀;
4.国家摆脱对外资与外贸的过度依赖,构建起以国内经济大循环为主的新发展格局;
5.人民不再销售、就业和婚育困难;
6.把人民的结婚和生育率提高到正常水平,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;
7.实现经济增长与民生改善同步推进;
8.实现人民共同富裕。
六、开启人类文明新纪元
如果以上改革得以实施,人类社会将终结持续数千年、以经济掠夺为实质、以垄断铸币为核心、以武力争夺和制度控制为手段的暴力文明,进入生育文明新纪元。
在新纪元里,货币不再由少数人垄断,而是由人民生育主导;经济增长不再依赖出口与资本扩张,而是依靠人民消费与人口再生产;国家不再是统治工具,而是组织人民进行内部生产的经济共同体。这样,国家将实现商品经济下的人民自给自足,实现人民生产人民所得。这将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型国家文明,是富足、和谐的桃花源社会,是人类社会的终极文明形态。
七、吹响改革的号角
当前经济模式已经难以为继,必须从制度层面寻求突破——只有打破银行货币垄断枷锁,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
“生育铸币制度”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制度创新,值得经济学家、政策制定者和社会公众共同探索与实践。唯有如此,我们才能走出周期性危机,建成一个更加公平、可持续的未来,才能避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悲剧重演。
欢迎进一步阅读《国家经济学宣言》,了解更多细节。
点击下载《国家经济学宣言》文本(用word或wps打开)
点击下载《国家经济学宣言》压缩文档(解压后使用,里面是文本)